>h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OvD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 ,使诗歌生动形象 ,境界全出 。&q|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 ,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1B3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 ,有规律可循的 ,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 ,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 ,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MW(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 ,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 ,抓住这几个关键处 ,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 ,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 ,走进诗的艺术境界 ,解诗答题 。/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JtbjC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xLle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 ,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2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 ,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 ,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 ,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 ,二、四、六、八句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 ,一般押平声韵 ,一韵到底 。t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 ,流行于中唐 ,发展于晚唐与五代 ,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9c*I6
、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 ,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 ,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 ,58-96字)、长调(96字以上 ,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 ,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v;,{J
曲:即散曲 ,分为“小令”、“套数” 。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 ,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 ,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fC
有关诗词知识的测试范围很广 。1993年、1996年、2000年、2004年的上海卷都从诗歌体裁、押韵、对仗等方面对考生进行了测试 。掌握诗yrxz
词知识 ,不但要记 ,还要会用 。1997年上海卷的排序题就是一例 。nT=x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6gc;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 ,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WB{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 ,毋须多说 。BiCul4
咏怀诗:叙事抒怀 ,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 ,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Y96IF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 ,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 ,以史咏怀 ,以史诵人 ,以史治史 ,以史喻今 。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kR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 。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 ,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S'_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 ,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pO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 ,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 ,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mrinn
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jKNx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 。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李白的诗豪放飘逸 ,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Zx`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Ln_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 ,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 ,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L]m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 。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企业标准查询自珍等 。/=$yv_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 ,格调高昂 ,意境雄浑 ,感情激荡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E`9
婉约派:笔调柔和 ,感情细腻 ,委婉缠绵 ,韵味深远 。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
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i]GFT
◆如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c16W(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奴隶女警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 ,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 ,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 ,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R`
◆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 。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 ,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它与“美人鱼泰国电视剧对比”不同 ,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 ,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7'.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 ,使诗歌结构严谨 ,首尾呼应 ,文题呼应 。.0oe
◆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 ,揭示形象意义 ,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
◆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 。jH}fh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 ,希瓦娜皮肤等等 。~6[2R.
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在更多的情形下 ,并不都是单一的 ,往往是综合复杂地运用 。我们在鉴赏的时候 ,要注意在具体语境、整体诗境中分析艺术特点 ,不要简单地陷入术语、概念的怪圈 ,有时候还要根据不同的题艾思德妮女装型 ,不同的题干要求 ,从规定的角度 ,作出正确的判断 。f<
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4O3Ck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 ,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 。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CE
◆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 ,只有在诗境中分析 ,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 ,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指示灯型号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m(
◆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 ,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 。如“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d
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V_Oio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O^G;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 。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 。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 ,之源源不断” 。S_q
◆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 ,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 ,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c^.
◆借代:如用“帆”代“船” ,“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97.
◆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 ,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 ,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 ,或一句的上下段中 ,既省字又表意 。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 ,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 ,客人下马在船” 。su
◆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jP8`
◆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8(3tR
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 ,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e
八、注意关注诗歌题目=Ex'&
诗歌的题目很重要 ,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 ,如2000年上海卷 ,试题为“约客” ,作者约人 ,对方迟迟没有来 ,环境上“家家雨 ,处处蛙”的渲染 ,约了客人 ,怎么不来 ?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6b
九、注意明察考题暗示Nl
古诗鉴赏题后 ,往往会有一些注释 ,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 。如2000年秋考的填表题 ,填空题空格的前面或后面 。2001年春考的18题中 ,“安史之乱”的提示 ,都为考生答题给予了人文关怀 ,注意了这些方面就有利于解题 。9y@{|f十、注意运用联想、想象!'b8/S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 。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 ,如王驾的《雨晴》 ,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 ,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 。如果考生紧紧依傍这一诗句 ,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 ,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 ,如此景致 ,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 ,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 !